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17份)
- 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旋律中的改革》教学设计
海南华侨中学 王晓佼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有如下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科书中学习内容共有三目。第一目“伟大的历史转折”,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第二目“经济体制改革”,介绍了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和完善的过程。纵观这三个知识点,其基本的线索为“改革提出——改革措施——改革目标”,而“改革”是本节课的核心。
【学情分析】
对于出生于90年代后期的高一年级学生而言,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对于“计划”一词只能是抽象的理解,他们成长的时代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时期,虽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直接的体验,但又因认知水平有限而理解不深。基于此,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一些具有时代性的歌曲引入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对歌曲创作、传唱的时代背景进行剖析,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拓宽知识领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主要阐释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课内容共分为三目。第一目“伟大的历史转折”重点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其历史地位;第二目“经济体制改革”介绍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为主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提出到建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难点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内容有着极强的时代感和理论性,教学难度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加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日常生活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渗透,突出运用历史思维来分析当今社会的重大变化;二、突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采取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活动方式,自己分析、归纳知识,使学生经历一次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方面,以讲授为主。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设计
本单元探讨的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私人资本雇佣劳动、支配劳动,这是永远不变的,档期运行机制却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运行机制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历程。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彻底暴露出了这种经济制度的弊端。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国政治和国际关系也面临危机。
为摆脱危机,寻求出路,各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胡佛“自由放任”的反危机措施失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做法来减缓和摆脱危机,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缓和了经济危机、调整了阶级关系,而且还通过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由此,垄断资本主义统治方式开始步入新的时期。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教材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要求来阐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造成的影响,介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最后说明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教材还通过“历史纵横”“学思之窗”以及图片等提供了一些详细资料,教学中可以利用资料和图表,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课教学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评价;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具有专业术语和图片较多的特点,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主要以“启发一发现式”教学法为主。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名词讲解、合作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原因、表现和影响的具体分析,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