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第1课时 整理人:许伟
知识与技能: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认识并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而更为客观的评价商鞅变法及商鞅本人。
过程与方法:采用谈话法,材料、问题归纳法以及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并辅助多媒体教学,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具体措施、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及其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曲折性和改革家们的远见卓识、大无畏精神,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通过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增强同学间的友谊,进一步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分析和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商鞅变法特点及历史影响。
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进一步认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从而认识改革的曲折性。
PPT课件、数码展台
教学要点:
一、商鞅变法的前夕
1、客观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总体特征
(2)秦国:
2、主观原因:(1)秦孝公:
(2)商鞅
二、变法的措施及作用
1、军事
2、经济
3、政治
4、思想文化
5、习俗
三、商鞅变法的结局、历史意义。
特别关注: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学习法、启发法、比较法、讲述法
基本作业: 导学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定向导学 导入: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侯争霸,秦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当时的秦国面临最终完成统一的关键是哪个历史事件呢?由此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学习目标。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营造学习氛围的,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自主学习
在学生完善导学案时,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指导方法、点拨难点。
展示交流:学生按照导学案填写情况汇报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完善知识脉络。 由学生共同修改和完善,形成知识脉络。 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展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喜悦。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请回答:
(1)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
(2)材料二中反映了商鞅治国思想是什么?其出发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鞅变法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精讲点拨:
(1)体现: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2)思想:以法治国
出发点: 维护秦国君主统治
评价:有利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严刑酷法会激化社会矛盾
(3)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通过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合作探究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通过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合作探究结果。
采用谈话法,材料、问题归纳法以及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并辅助多媒体教学,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具体措施、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精讲点拨介绍做题方法、答题思路
让学生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出:强化法律意识,能够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稳定社会秩序;但法律过于严苛,必然引起人民的不满,再次引发社会动荡。
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