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ppt10
- 资源简介:
共20张,约5300+2430字。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课
教学过程 设 计 方 案 预 计 结 果 备 注
预习 学生按照预习案要求自主学习 1.带着学习目标,结合必修2第五单元内容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和知识导学,认真研读教材。
2.将预习时的疑问或未解决的问题用红色笔标记,写在【我的疑问】,以备课堂上讨论;同时形成自己的知识树,初步思考问题导引,为合作探究课展现预习成果做好铺垫。 1.学科班长汇总疑问。
2.教师认真批阅,汇总重点疑问,补充史料,选出优秀知识树以备展示。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课
教学过程 设 计 方 案 预 计 结 果 备 注
课前演讲
直接导入
1.学生课前演讲:谈自己对商鞅变法的认识和对时政的见解。
2.直接导入:学习战国时期典型的一场推动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改革---商鞅变法。 引导学生对商鞅变法有整体的认识,树立鉴今意识;同时强调商鞅变法是一场典型的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改革,由此直接导入本节。 引导学生结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所学知识
合作探究 1.展示并解读讨论内容:
(1)自学中的疑问(前黑板)+知识树(后黑板)
(2)探究案的问题
2.展示要求:
(1)组长负责协调好分层讨论,先一对一讨论,然后组内共同讨论。
(2)边讨论边做记录,总结本组好的答题方法;学科组长反馈未解决的问题;二次展示要用彩笔做好补充和修改;做好点评、质疑准备。
(3)讨论完毕坐下整理完善导学案或按自己的计划学习。
3.展示各层目标:5-6号:解决学案中的疑问;3-4号:总结规律方法;1-2号:总结拓展。
4.教师指导学生探究
1.各小组自由选择自己展示的区域,标好小组。
2.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先一对一讨论,后展开讨论(组间)。
3.各组用彩笔进行二次展示。
4.在前黑板集中展示疑问和新生成的问题。
5.学生自主高效讨论,全员参与。
6.教师指导解决学生讨论中的部分疑问,并思考“疑问区域”的问题,以备点评时统一解决。
1.教师提前划分问题展示的区域。
2.调研各组合作探究情况,督促探究进程,提高讨论效果。
3.倾听学生生成的疑问、思考前黑板“疑问区域”中的问题。
4.指导点评学生的点评思路。
……
第4课评测练习
1.《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
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
2.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两男以上又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主要是为了( )
A.革新婚姻制度 B.增加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发展农业生产
3.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4.《史记》评商鞅变法时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
①奖励耕织②奖励军功③燔诗书而明法令④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6.《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与商鞅变法中的
哪一内容有关( )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