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2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7/25 19:09: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秦国的崛起》教案
│人民版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doc
│人民版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第2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教案.doc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二《秦国的崛起》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霸教案 (1).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霸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3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案 (1).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3课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六第2课卓尔不群的雅典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第1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1).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五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1).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doc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doc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_专题七第二节《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doc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辛亥革命导学案(共2份)
《辛亥革命》导学案2.doc
《辛亥革命》导学案3.doc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自主学习】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⒈背景:从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秦国先后灭掉了六国,统一中国。
  ⒉建立
  ⑴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①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      ”,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请参阅第三课的有关内容)
  ⑵全面推行郡县制
  ①概况:秦始皇采纳    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是直属于中央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察史等职官,分掌     、兵事、     职责;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   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的长官由    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②意义: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    政治取代    政治的重要标志。
  ⑶建立完备的中央官制
  ①概况:在中央设立“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    ,御史大夫负责    系统;在三公之下,设立“     ”,分掌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②意义: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⑷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①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先后发生了“     ”、“     ”事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
  ②制订“       ”,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
  二、汉承秦制
  ⒈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逐步削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    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⒉西汉王朝大体继承了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释疑解惑】
  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及形成根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帝位终身制和皇位继承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
  ……
  《二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A.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1.课程标准: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我对课标的解读:
  (1)“政治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根据不同利益集团对整个共同体福祉和生存的重要性,给与相应的权力,以此来调解它们在既定的统治单位内的关系。”(美国政治学家伯纳德•克里克语)由此可见,政治的核心就是利益集团与权力。故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探讨1787年宪法如何协调利益与分配权力,即核心价值——“利益的平衡”(妥协与协调)与“权力的制约”。围绕此重点把教材内容整合:第一目为宪法出台的背景,把第三、四目整合到第二目中作为宪法的评价,这样完成教学的任务围绕1787年宪法探究宪法建立的背景、内容和评价共三个问题。
  (2)从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中体会政治民主化趋势与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2.教学内容定位:《美国1787年宪法》属于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七第二节。专题七的核心内容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本节主要内容介绍《美国1787年宪法》。承上启下:它上承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启法国共和制,是欧洲反封建势力的榜样。地位重要:资本主义国家有两种代议制模式,即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其中,民主共和制更为典型。该制度不仅为美国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示范,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1.本节涉及抽象的法律和政治概念较多:总统制、邦联制、联邦制、共和制等政治概念,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本节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初中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非常简单地介绍了美国宪法:“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相似的政治体制。”并配以一幅图片解释“三权分立”。并没有详细说明宪法的内容以及在政治文明史中的地位。而高中学习应从1787年宪法内容上透析并在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上给出定位。
  3.学习本节还可以和选修部分相联系,既能获取对知识的全面的了解与体验,还能同时获得大量的史料信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主要内容(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评价。2.能力目标: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
  比较、概括和阐释,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美国从邦联体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认识到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培养历史唯物主
  ……
  《辛亥革命》导学案2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预习内容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及社会矛盾的尖锐。
  2.建立:1905年8月,日本东京,孙 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民报》为机关刊物。
  3.纲领(连连 看):民族主义         “              ”
  民权主义         “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
  民生主义          “               ”
  4.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                              政党。
  5.作用: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武昌起义
  1.导火线: 保路运动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史称 “          ” 。
  3.影响:各省相应,清统治瓦解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成立:______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措施:颁布《               》、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革 命措施。
  3.性质 :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2.内容:中华民国的 主权属于__________;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作用:
  3.局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 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教训: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资产阶级共和共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
  ……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老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地图、文字)等学习有关问题。  
  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使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条件和意义。
  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新课导入:  
  展示一副马克思的图片和“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材料)引起对马克思和社会主义的思考,提起课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课讲授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客观  
  主观  
  经济条件:  
  阶级基础:  
  思想来源: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恩的实践和理论活动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