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7
- 资源简介:
约3660字。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授课章节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授课人 赵冬婉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时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马关条约》及其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难点】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讲授新课 :
一、 中日甲午战争
(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页前三段和学案上的材料,结合大屏幕上的问题,从国际形势、中国方面、日本方面总结日本侵华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早在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的上升,日本在1887年制定《清国征讨方略》,公然叫嚣:“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
材料二:“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炽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礼部右待郎志锐奏倭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请速决大计折》
材料三:“没有别国的帮助,它(日本)无论在财政上或军事上都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 ——列宁
材料四:“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
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2、面对日本的侵略,列强持何态度?
3、日本为什么敢侵略中国?
4、什么事件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契机?
教师总结:(1)根本原因: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出台“大陆政策”
(2)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可欺--助长夷焰
(3)有利条件: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4)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提供借口
(二)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
师: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穿越到硝烟弥漫、充满悲情的中日甲午战争的战场。(展示地图)
(1)1894年7月 丰岛海战—日军不宣而战,清军仓促应战。
(2)1894年9月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
(3)1894年9月黄海战役—避战自保,退守威海卫,失去黄海制海权。(邓世昌等牺牲)
(4)1894年8月辽东战役—旅顺、大连皆沦陷。(旅顺大屠杀)
(5)1895年2月威海战役—鸿章再避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战争结束,清军惨败。
过渡:中日甲午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让中国震惊也让世界震惊。中国让蕞尔小国日本打败,情何以堪。当时中国海军居世界第8位、亚洲第一,日本海军居世界第16位,结果日胜中败让世界大跌眼镜,学生日本打败了曾经的老师中国,为什么中国会战败?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