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决战》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3090字。
《战略大决战》说课稿
窦凤影
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战略大决战》一课主要介绍了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由弱转强,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把优势发展为胜势,最终夺取了战略大决战在全国的胜利。而国民党军队却由于不可逆转的败势,最终退出中国政治历史舞台。本课作为解放战争的最后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史,迎来的是新中国诞生。
2、 课标要求: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依据课标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①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
②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过程和方法:①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觉运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一系列战役让学生从中感受领导人的雄才伟略。
②通过战争中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得出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结论。
3、 教学重点:
(1)列举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2)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构思和设计,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具体实践的典范,是我国军事思想在当代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军事理论的宝库。对于三大战役,让学生分组讨论,主动参与,结合地图,分析战略意图,强调其战果。
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分组讨论的方法完成。
4、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和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
由于新教材严格按课程标准编写,重点写决战阶段的军事斗争,内容比较单一。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于战场上的失败,还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力量对比、人心向背以及政权的性质。国民党军队战场上的失败则是在军事斗争的结果。这些在教学中需要加以充实,并作好教材内容同充实内容的整合,并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还可以利用课后的活动与探究习题来突破这上难点。另一个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渡江战役挫败了国民党划江而治,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的梦想。 渡江战役教师利用课件,设置图表,插播电影片段,辅助教学。对于解放南京,引朱毛的进军令,结合课件,突出南京的解放宣告国民政府的覆灭;最后以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来加深理解。
二、 说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组织活动
本课教学采用了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