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熟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度的由来、特点,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责,郡县制的目的、特点、影响),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设计】
一、学生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课前通读本节教材,并下发编制的第2课学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进行大体把握。
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课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
学习目标、
宏观把握、
课题解读 教师播放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歌视频,学生观看,同时提出问题:歌曲体现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又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巩固统一局面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课《大一统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板书)
展示学习目标并解读,宏观把握教材,进行课题解读。
1、认真观看聆听思考
2、回答问题3、浏览教材四个子目,在课本上记录。
1、通过播放视频,以直观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视频的磅礴气势又带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同时引出课题。2、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主体线索。
讲授新课:
一、雄图并九州,秦王扫六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
1、教师过渡:在实现大一统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呢?
2、学生主动回答后,教师总结点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逐鹿中原,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一句话概括时代特征: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
3、统一的过程、影响: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先后攻破韩赵魏楚燕齐,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结束了数百年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大一统。可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PT展示灭六国顺序)
阅读教材,
提取信息。
积极思考
主动回答。
1、关于统一背景,采用了将教材材料化的方法,意在培养高一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明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对于统一六国的过程、意义,一笔带过,让学生明确: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测练习】
1、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贵族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2.《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
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4、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5.《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
——斯塔夫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