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变法》ppt13
- 资源简介:
共31张。
北宋王安石变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拗相公’”、“理财”、“整顿军队与科举”、“新法的局限与变质”。
(1)“‘三冗’与积贫积弱”:介绍“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实际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该目内容的把握有助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拗相公’”:介绍王安三石其人其事和变法实施过程,学习本目内容有助学生理解改革者的精神和勇气,理解变法的曲折与艰辛。
(3)“理财”:即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讲的是新法为实现“富国”而采取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青苗法和募役法。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评价这两项新法又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难点。
(4)“整顿军队与科举”:本目是介绍王安石变法在军事、科举、选官方面的措施,有助于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不是局部而是一次全面的整顿与调整。
(5)“新法的局限与变质”:本目主要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及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其中,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过程(内容)——结果”,构成了本课内容的基本线索。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学习和理解王安石变法对于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较多,尤其是理财的具体措施及影响,理解有难度,需设计好课程进度。
三、设计思想
1.本课历史史料多、知识容量、理性思维强,宜“先学后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学习王安石变法精神和变法的曲折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自已的人生价值,树立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抱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3.教学方法:采用情景设置、设疑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
《北宋王安石变法》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北宋中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促成因素不包括( )
A.土地兼并,贫富分化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D.权臣弄政,政局动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社会现象的认识。北宋建立之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权臣弄政、政局动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北宋初的改革措施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这从反面证明了( )
A.分权、强兵弊端无穷B.改革中要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中央集权弊大于利D.机构改革要量财力而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宋初的改革分化事权给北宋带来了三冗二积的弊端,从反面可以借鉴的是要精兵简政。
答案 B
3.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