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说课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3770字。
《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下面我从教材、目标、过程和效果四大方面说一下这节课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是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第一课内容,也是《课程标准》专题四“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基于本册教材“政治文明历程”的主题,本课的着眼点注重认识西方侵略对我国政体的外部性冲击,特别是战败对近代中国政局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巨大,它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本课特点及重点、难点
这一课教材内容,是把两次鸦片战争集中叙写,但“鸦片战争”的课题容易使学生迷惑,我在教学中拟为“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另外,为区别初中历史教学,本课侧重点应淡化战争过程,重在理论分析和历史启迪,尤其应补充较多的历史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
基于以上考虑本课重点应是:对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及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探讨。
难点应是:如何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二、目标分析
(一)学情方面
有关两次鸦片战争,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但经课前了解,学生只知道诸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等简略的史实。至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及历史必然性、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等,学生并不明了。这样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据此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用可量化、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准确记忆三大条约的名称、时间及内容。
(2)、通过对战前中英双方实力之比较,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探讨鸦片战争的危害并比较战争前后的变化,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和分析引文、材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历史学习,体验愤怒之余的沉思,崇敬之后的追慕。诸如清政府腐败、列强的野蛮,莫不让人愤慨;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军民的浴血抗战,莫不让人敬仰。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
基于以上目标,我运用如下
(三)学法教法:
1、借助多媒体,运用历史学习三步法“了解—理解—见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并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精读细读、圈点划批、对照比较等历史文本阅读法。
2、运用影视资料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