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12860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实录
【内容分析】
按照教学规划,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1个课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分别确定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地位。
【备课思路】
准备本课前,我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很陌生,或者说根本就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甚至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本课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主要做了以下思路梳理: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要想通过一节课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其中的某一个点,而且是最有教育意义、最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点,恐怕对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或许更有帮助,也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仔细研究课标和教材内容,认为重点突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未来共产主义原则”的阐述和巴黎公社关于“民主”措施比较有效,也就是说,将本课的主题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倡导“自由”与“民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宝贵的思想财富。在这一主题之下,适当挖掘相关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突破。
第二,防止说教。从以往的情形来看,很多老师在处理本课的时候,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上成理论说教课,课堂气氛压抑、沉闷,效果很不理想。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备课中我多准备了一些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材料,而且特别注意材料的有效性和思想性。为此,我搜集一些对学生可能会产生震动的材料。
第三,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历史人物。本课内容虽然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在教学中如果适当地介绍马克思成长历程,也许对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有所帮助,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会有一定的帮助。这也应该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第四,我认为本课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点燃火焰”,即思想的洗礼,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关注学生课堂的表现,激励学生思考,同时注意调整课堂气氛,调控课堂节奏,努力在一个比较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来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