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3670字。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三省六部制及其演变过程,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了解选官制度的变化及科举制的意义;了解监察谏议制度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提供史料,情景再现,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创设问题情境情景,进行探究学习,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使学生认识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代政治制度的高度发展水平以及先人的政治智慧,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省六部制特点及作用;科举制的作用
难点: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授课类型】教授新课
【课时】1课时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之后,中央政府主要有哪些组成部分?皇帝之下谁的权力最大?由此引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仅是秦朝,之后的汉唐各代都有这样的问题。各个王朝的统治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实行了许多措施,一方面加强了皇权,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学过程】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秦汉的中枢权力机构
本部分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秦汉时期中枢权力机构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阅读书中史料,讨论归纳。
提示答案:
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很大;
西汉——设立“中朝”,制衡丞相权力
东汉——组建形成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形成
教师要明确:魏晋时期的三省,并未正式成为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三省成为真正的权力机构,是隋唐时期的事,由此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教师首先要讲清楚,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三省是中书省(隋朝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提问:同学们知道那些著名的宰相?
学生回答后,引入宰相与丞相的比较。宰相是泛称,包括权利、地位相当于丞相但称谓不同的其他官员,而丞相是正式的官称。
引导学生读图(唐代三省六部示意图)并由教师创设情景,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建设一条新的驰道,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那么要经过怎样的程序才能完成这一工程?请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由各组选举代表陈述,并说明理由。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