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23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7课 毛泽东思想.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8课 新时代的理论.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2课 文学的繁荣.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3课 美术的辉煌.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3课 宋明理学.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7课 启蒙运动.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doc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doc
一、选择题
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韩非子》
3.“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4.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
5.“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6.“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形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这一评价是针对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7.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
A.讨论主题不同 B.价值取向不同
C.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8.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C.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D.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9.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贵族政治体劁+铁犁牛拼+庄园经济
B.官僚政治体制+铁质农具+小农经济
……
一、选择题
1.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物无善恶”因而无需“为善去恶”。由此判断,王阳明( )
A.反对穷理格物 B.教人明辨善恶
C.主张静心无为 D.阐发禅宗学说
3.梁启超说:“到了两宋,当然会产出儒佛结婚的新学派,加以那时候的佛家,各派都衰,禅宗独盛。禅宗是打破佛家许多形式和理论,专用内观工夫,越发与当时新建设之道学相接近,所以道学和禅宗,可以说是宋、元、明思想全部的代表。”其提及的“儒佛结婚的新学派”、“新建设之道学”是指( )
A.道家学派 B.道教
C.理学 D.佛教禅宗
4.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
A.起源于明朝中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 D.受宗法制的影响
5.“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6.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
一、选择题
1.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前夜说:“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贵,更为可敬,更为神圣,她受到众神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这表明苏格拉底的思想是
A.歌颂直接民主 B.城邦利益至高无上
C.赞扬社会道德 D.追求人的自由平等
2.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
A.讨论主题不同 B.价值取向不同
C.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3.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C.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D.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4.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间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
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5.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
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
6.史学家汤因比说:“雅典合法地处死苏格拉底所带来的道德失败,激起一位同时代的雅典天才对雅典及其所有事业的全盘否定。”这位“天才”曾提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D.三段论的演绎逻辑
7.在介绍《道德经》时说:老子认为文明是人类痛苦和罪恶的源泉。人类的智慧越高,知识越丰富,则痛苦和罪恶也就越大。与此持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