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岳麓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9/24 22:52: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00字。
  课题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 通过事实的学习学生掌握从西汉到宋中国的政治制度屡经变化,其中中央官制变化的趋势及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集中串讲,总结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和本质。培养学生的总
  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重点 从西汉到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中,经历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争夺,理清各朝为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难点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中央集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能力培养。
  教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案例教学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正课的开始
  小结 《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请大家看看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说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中国各朝各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延续,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各朝各代的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变化。地方势力有时导致中央机构的瘫痪甚至废弃,酿成全国的动乱局面,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战火烽涌,几百年来人民苦于战乱。虽经隋唐统一全国,并出现了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是“安史之乱”后中国又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后的五代十国中国进入小国林立的局面。大一统的局面不复存在。中国为什么经常如此局面?中央怎样克服地方分权加强集权,从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一)、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
  1、汉高祖实行分封制以巩固政权
  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3、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中外朝制度(目的、内容、作用)(中央)
  (2)、刺史制度(地方)
  (3)推恩令(王国)
  汉武帝的措施有何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但权力过度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幼小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唐“藩镇割据”与“安史之乱”(注意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图)
  ①时间(907-960)
  ②地理位置五代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位置大体相同。(看地图)
  ③朝代更迭: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④十国北汉在山西,其余在南方,前蜀后蜀是相继出现的,在四川。吴和南唐也是相继出现的。
  ⑤周世宗改革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960年,后周统领禁军的大将赵匡胤,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建立宋,年号建隆,定都东京,是为宋太祖。
  2、中央集权的强化
  (1)目的:结束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专制皇权。
  [提示]赵匡胤自己作为权臣取而代后周,同时希望后来者不会效仿其如炮制。
  (2)措施。
  收精兵
  A.杯酒释兵权
  B.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衙,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C.中央设立枢密院,拥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调兵权,使二者牵制。
  D.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领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实现了统兵权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武将专权,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E.将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入选禁军。
  F.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
  削实权
  集中行政权。将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
  A.在宰相之下设立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设立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C.设立三司管理财政收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派文臣知州,通判监督知州,可直接上报皇帝,各州公文须二职联合署名方有效,使其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制钱谷
  在各路设立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评价。
  问题: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1)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消极方面。史称“三冗地积”,即冗官、冗税、冗兵,积贫、积弱。
  问题:试分析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各有何特点?利弊如何?
  汉武帝通过在中央设立“中朝”制度,削弱和遏制相权;在地方上,采取推恩子弟、削弱王国和酎金夺爵等办法,解决诸侯王国的尾大不掉问题。同时设立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郡国的监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但权力的过分集中,导致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的专权。
  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化,使所有权力集中于中央和皇帝。至此,基本解决了历史上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争权的问题。但也导致地方毫无独立性可言,中央权力则极端集中的后果。最终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利用历史典故引入新课,既能紧扣本课内容,有引人入胜,形象贴切。
  。
  通过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