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学案
- 资源简介:
约6910字。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班级姓名学号面批
【课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明清时期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逐渐落伍了。
[主要史实]
政治上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
(2)明朝裁撤中书省,并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3)清朝沿用内阁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经济上 (1)农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2)手工业:焦炭冶铁流行,棉纺织业发展;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商业:商人群体形成,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文化上 (1)思想:活跃的儒家思想,反封建的民主色彩
(2)科技:《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3)文学艺术: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通俗小说发展,京剧产生、繁荣
【课前预习案】A层
一、 背景:
1、 政治:
2、 经济:
3、 阶级:
4、 思想: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一)明晚期:“异端”思想家李贽
“叛经离道”的李贽
主张 矛头 著作 评价:
政治 封建礼教、程朱理学、封建正统思想 《焚书》《藏书》 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但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伦理
哲学
(二)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著作 主要思想 共性 阐释
王夫之
《船山遗书》 (1) 本体论:
(2)认识论:
(3)修养观: ①政治:
②经济:
③学术:
④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1、“理在气中”
理是客观规律(意识范畴),气是物质世界(物质范畴)
2、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仍发
形指感觉器官,神指心理活动,物指客观活动。
3、评价经世致用思想:
①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②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
黄宗羲
《原君》
《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三、评价
明清时期,宋明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根值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家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深刻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
进步思潮却没有从根本上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课内探究】B层
(2011•山东文综•27)(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