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
开国大典.wmv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 32张ppt.ppt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doc
姓名 陈静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聊城冠县武训高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制 定及其外交成就,这些内容在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把握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基本 原则,理解我国根据时代变化、采取不同外交策略的原因,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本课内容有三目:“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前两目分别是1953年之前的外交方针与1953年之后的外交原则,第三目是1950年代中期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周恩来等人的外交智慧等有较浓的兴趣,但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得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方针,理解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背景原因。
2、 列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知道中苏建交、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相关史实。
3、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视频、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的原因,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其内容与意义,论从史出的归纳“求同存异”中的“同”与“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认识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国家政策、国家实力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堂课拟准备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ppt、视频、图片等。首先在课程导入环节使用图片导入“近代以来,清政府,国民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激 发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兴奋点,是学生意识到弱国无外交。其次新课第一部内容插入视频播放《开国大典》并提出相关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从 视频资料入手归纳信息。再次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分析史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新中国初期所实施外交方针的原因、目的、意义。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尤其是 图片导入,使学生融入历史。最后采用结构示意图形式来构建知识结构,使学生养成动脑思考和总结归纳的好习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