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ppt22
- 资源简介:
共31张。
姓名 李秀玫 单位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4课,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也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俄国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率先实现了突破,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社会主义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充满挫折的探索,也为我们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榜样、提供借鉴。
本课重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影响和评价。
本课难点: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评价。
二、学生分析
本课是一节高三复习课,高三学生在经历了两年的学习生活之后,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空前高涨,学习能力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再一次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讲究学用结合,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应试能力,提高学生全面、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等历史概念。
2、能力与方法目标:
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中充满了艰难与曲折;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并从中感悟经济发展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要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通过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分析,认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成就与弊端及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
3、价值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