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26(3份)
- 资源简介:
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课件共27张PPT含教学设计及反思(3份打包)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反思.doc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设计.doc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ppt
课件共28张,教学设计约4610字。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设计
海南侨中历史组 徐春慧
一、内容概述和设计思路
(一)内容概述
本课内容出自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本单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科书将这段历史分解为“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个部分。对外开放这一节是连接中国经济从“左”倾到找到正确道路的一条线,也是连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条线,更是我们今天发展经济的一条主线,学生掌握好这一节可以把“古”今中外中国的经济连接起来。
(二)设计思路
本课定位:高三第一轮复习课,虽然设计的内容较多,但是本人教学的侧重点于通过不同的材料呈现,帮助学生回顾,记忆,运用以前所学知识。
本课依据:鉴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海南省高考大纲说明》,特别是《海南省高考大纲说明》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重要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我本课的设计在课程标准的目标下,又侧重与《大纲说明》前三项要求。加之,历年海南历史科高考试题多以文字材料呈现,所以本堂课主要以文字材料学习为主,在基础知识落实的同时,讲练结合,贯穿学法指导。
本课的立意:在“开放”的立意上,帮助学生梳理记忆基础知识中,提升应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材料分析,学生基本能够分析、回忆、联系新中国开放的历史背景。
(2)通过填充“中国开放的历程”表格及其地图的直观展示学生能够回顾(识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进而能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通过图片的对比、示意图、材料的解读,学生能够在高一学习的基础上,感受(说出)中国开放政策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学生能够从观察等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2)通过课堂组织讨论,探究问题等方式,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3)通过文字材料的解读学生能够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方法,提升高三历史科应试能力。
(4)通过设置“中国为什么在70年代末开放国门?”“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对开放的担忧”等问题,学生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背景,历史的本质。
(5)通过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的训练,学生能基本掌握解题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内容的复习,学生能感受到“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成就,体会到“开放政策”也面临不同的声音,据此,中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应该树立对外开放的意识,自觉地拥护党和国家的政策。
(2)通过课堂设计的内容,特别是材料解析的训练,学生能基本掌握高考拿分的方法,树立对高考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背景、过程和特点
难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影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