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710字。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下夏溪初中董海云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代,本课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下启《第10课思想活跃和百家争鸣》以及《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封建制度的确立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虽然教材在《第7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军事状况,但生产力才是最根本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引发经济基础的变革,从而导致上层建筑的革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改革、思想争鸣的根源。其中,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本课内容有三目:“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和“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第一目介绍了诸侯国引发社会大变革的原因: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的主人成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生产力的发展也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地主为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剥削更多的财富,他们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出现,个体小农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增强,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第二目介绍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纷纷变法,发展封建经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的潮流、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展变法。第三目介绍了秦国变法过程、变法内容、变法的影响,变法使秦国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也使秦国国力增强,最终一统天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