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770字。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
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及原因。
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历史文献来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商品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且主动进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进而用比较法把所收集的实证资料和文献进行比较以验证书中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新课导入:“商人”和“商业”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
范蠡(吴越争霸时人物)——商人祖师
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就获得了成功。往后,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之地陶①,经营商业,改名朱公。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进步。
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讲授新课: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原始末期: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商人”一词由来)
3.西周: 商业由官府控制。
4.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出现许多大商人;黄金、白银也开始用为货币;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5.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商业发展。
6.西汉:“开关梁”后,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7.隋唐:城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有些发展成市镇出现了“柜坊”(银行雏形)、“飞钱”(类似汇票);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知识拓展;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对外贸易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刺激了沿海商埠城市的兴起和繁盛。
到汉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国度,而是世界交通网络的东方中心。
(1)丝绸之路
形成:“张骞凿空”——基础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