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和文化》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120字。
《古代科技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古希腊科学家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及其成就 《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伊索寓言》、《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 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及其建筑特点
①比较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了解两种早期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及对教材有关插图的观察,了解其建筑风格,并认识到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③通过课中题及课后的畅想天地和文学欣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历史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师生问答和教师生动的讲解介绍,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成就。
②通过卡通问答,结合中国的甲骨文,让学生了解文字产生的过程,认识到文字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人类文明产生的一般性标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先人文化成就的尊重赞美和欣赏的态度。
②通过介绍古希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③通过文学、戏剧和建筑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古希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荷马史诗》 《伊索寓言》
难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异同 如何欣赏古典文学名著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将一杠杆原理教具带入教室,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其中包含有什么科学原理吗?这一工作原理首先是谁提出来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这位科学家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中有所介绍,希望同学门如古人一样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新课教学
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1.古埃及象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发明人:古代埃及人
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或概念
影响:是后来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流之一。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发明人:苏美尔人
特点:用木棒和芦苇杆等做笔,用粘土制成半干的泥版做书写材料,把文摘刻在泥版上,木棒和芦苇杆等在泥版上刻画落笔后笔画极似楔形,故称楔形文字。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