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570字。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表现以及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和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引导,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问题的答案,完成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难点突破】
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表现;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难点: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三座大山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五张图片:西方工业革命——侵略中国——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起步——近代工业发展。通过这五张图片,将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与之前的两课知识串联到一起,形成知识体系,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对本课的初步认识:
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二、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三、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知识讲授——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变动的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
(2)表现:
提出问题:阅读材料(课本第46、47页),指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和影响?
在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共同来回顾第一单元有关“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耕织结合、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这两个主要特点,结合教材表述,概括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表现。
答案:耕织结合——耕织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自给自足——商品化——农副产品的商品化。
(3)影响: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4)针对练习: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 大批洋货涌入市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