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690字。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沈阳市青松中学的历史教师陈硕,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说教材 2.说教法 3.说学法 4.说学情 5.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教材地位举足轻重,它上起《工业革命》下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一的《鸦片战争》相连。全课内容分为三目:“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主要分析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有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现代化建设中去。所以本课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经济结构的变化 ②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图片、文字、等材料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表现,然后从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引入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史实。
难点: ①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②民族工业的特点;
处理方法:评价洋务运动前先通过回到历史现场的形式和通过视频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探究得出结论。然后通过多媒体图片形象直观,引导学生总结出民族工业特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同时考虑到了高中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现在民族工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资源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