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60字。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课程标准】
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课标解读】
应该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目的、过程、意义、影响;重点把握经济特区设立的原因、实质、意义;把握加入世贸组织的必要性、过程、影响。
【考试大纲】
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知识梳理】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 的方针。
(二)过程
1.创办经济特区:
(1)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和
的地区。“特”在实行特殊的 和 。
(2)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 、 和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创办:1980年 、 、 、 四个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设立 经济特区。
(4)原因:中国南方是对外交通的 或重要 ,是著名 ,离 、 、 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密切交往。
(5)地位和影响: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
2.开放沿海城市: 年,进一步开放 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将 、 、 、
环渤海沿岸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4.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年,开发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5.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2004年以来,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6.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特点:
1.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由东部到中西部逐步推进。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体系。
二、加入世贸组织:
1.过程: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了关贸总协定召开的 谈判
会议;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 中的缔约国地位; 年11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2.世贸组织性质:实际上是世界各国之间从事 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3.意义:是中国融入 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 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思维拓展】
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