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0字。
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北蔡中学 刘季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辽、西夏、金、南宋建立,以及蒙古崛起、元朝建立的情况。
(2)概括北宋与辽、西夏战与和的过程,归纳宋与辽和西夏议和的原因并做出初步评价。
(3)掌握南宋与金交战的史实,分析绍兴和议的性质。
(4)知道“榷场”的概况并分析其存在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别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和南宋、金、西夏形势图,了解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并对历史地图进行对比。
(2)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史学思维对澶渊之盟作出客观评价,理解长久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运用初步的唯物史观分析、归纳绍兴和议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通过学习杨家将故事和岳飞抗金的内容,感受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历史人物的报效国家、坚持正义的精神。
二、重点:澶渊之盟;绍兴和议
三、难点:多民族文化在碰撞中的交融
四、板书设计:
(916年/契丹族/阿保机
(1038年/党项族/元昊) (1115年/女真族/阿骨打)
灭金
(1206/蒙古族/铁木真)
(1271/忽必烈/大都)
(1127/赵构/临安)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辽 北宋时期疆域》地图,《金 南宋时期疆域》两张形势图,汲取历史信息: 两宋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如何?从地理位置上归纳出两宋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挑战,在北宋是指辽和西夏,在南宋是指金、西夏和后来的蒙古,两宋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为时战时和。
2、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概括契丹族建立政权的时间、领导人以及契丹族的民族特点。阅读教材,了解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政策。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地图以及“知识链接”,了解辽占燕云十六州的史实和影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