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10月)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10200字,有答案解析。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梯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 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
B. 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
C. 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 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
【答案】B
【解析】孝是中华传统美德,材料“孝友或孝梯观念”盛行说明古代借助道德来维系统治,故B正确;此时儒家伦理观念尚未形成,故A错误;贵族内部不可能实现一直团结,故C错误;D中已建立不符合题干信息。
2. 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重
B. 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
C. 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
D. 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
【答案】C
【解析】表格显示不同地区均有私人从事手工业者的信息,这说明民间手工业普遍存在,故C项正确;官营手工者是官府垄断经营,不得私下制造,故A错误;材料中是民间私造现象,不是政府无力管理,故B和D项错误。
3. 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史为尊。这主要是因为
A. 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
B. 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
C. 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
D. 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
【答案】D
【解析】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专门管理地方王侯和高官,代表皇权管理地方,所以地方官会畏惧刺史,故D正确;A是现象,不是本质体现;B不是材料体现主旨;C与史实不符合。
4. 据《邦计部•河渠二》记载,唐代宗“大历初,李栖筠为工部侍郎,时关中沃野千里,旧资郑、白二渠,为豪家贵戚雍隔上流,置私碾(磨面)百余所,以收末利,农夫所得十夺六、七”。这说明当时
A. 农田水利工程严重失修
B.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明显
C.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 家庭手工业的规模扩大
【答案】B
【解析】“置私碾(磨面)百余所,以收末利”说明依靠磨面获利颇丰,体现出商品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水利失修现象,故A错误;土地兼并材料没有体现,故C错误;家庭手工业一般指纺织业,故D错误。处理中
5. 据记载,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因吕夷简、王曾两位宰相“论议多不合”,且相互攻击,“至交论帝前”,参知政事宋缓、蔡齐也因分别助吕夷简和王曾,四人一起被罢免。由此可知,当时
A. 多相制导致了争权激烈
B. 参知政事已拥有议政权
C. 集体领导追求和谐理政
D. 宰相的职权极其不稳定
【答案】C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宰相因为不和谐从政导致被罢免,同时观点相同的下属也遭到祸害,体现出北宋和谐理政的重要性,故C正确;竞争激烈原因不是多相制度,故A错误;参知政事是副宰相,不参与决策,故B错误;宰相职权是稳定的,材料中罢免是因为不和谐执政,故D错误。
6. 清人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卷中说:“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径、洙径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这反映出明代
A. 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繁荣
B. 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C. 新的生产关系萌芽已产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