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11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7210字。
山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11月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春秋中叶后,宋国六卿已无太宰、太史等职。其他各国的太宰、太师、太史也都成为次要职位;而主管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的司徒、司空、司马、司寇等政务官,则上升为六卿。这反映出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形成 B. 西周分封制无约束力
C. 政府权力的官僚化趋势增强 D. 诸侯国战争频率提高
2.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
A. 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 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 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3.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这说明
A. 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 B. 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继承制
C. 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 D. 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
4.战国中期,诸侯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这说明战国中后期
A. 频繁的变革阻碍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推动官僚制度改革
C. 专制集权制度已有所体现 D. 国家统一开始取代封建割据
5.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
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
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
6.“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