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16 8:49: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道小题,约13460字。

  “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
  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B.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 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
  D. 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答案】A
  【解析】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故B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的时间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2. 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
  A. 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B.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 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 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答案】D
  3. 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作安排。该思想
  A. 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 批判了诸子百家思想
  C. 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 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是源自对春秋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思,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老子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排除B;孔子希望通过“礼”重建等级社会秩序,排除C;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是源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是顺应自然法的思想,排除D。所以选A
  4. “和谐”是春秋战国百家思想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民与君、君与君等方面。其中关注君与君“和谐”的是
  A. 孔子的“仁”
  B. 孟子的“仁政”
  C. 墨子的“非攻”
  D. 庄子和“齐物”
  【答案】C
  【解析】孟子主张“仁政”,主张民贵君轻,有助于君民的和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孔子的“仁”不涉及君民和谐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墨子的“非攻”是和平思想,也和君民和谐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庄子和“齐物”也不涉及君民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 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
  A. 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B.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D. 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
  【答案】C
  【解析】春秋后期是社会阶级结构大变革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使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从而使贵”“富”分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此时的工商业得到了发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后期还没有重农抑商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春秋后期仍然存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6.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A.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答案】B
  【解析】“纵民煮铸”是有助于民营煮盐业和民营冶铁业的发展的,即有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盐铁政策的变化和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没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促进促进手工业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盐铁政策的变化和中央集权制度强化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7.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中央集权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汉以后分封制并未长期存在,中央集权不是削弱而是在不断的加强,行政效率不是低下而是不断的提升,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主要是因为官僚政治体制即使再完备也不是没漏洞、没弊端,胥吏们正是利用这些漏洞、弊端建立了自家的“封建”领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官僚政治的弊端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8. 《晋律》规定,父母杀子同凡论,走马城市杀人者,不得以过失论,部民杀长吏者同凡论,常人有罪不得赎等。这些规定
  A. 体现了儒法并用思想
  B. 消除了社会等级限制
  C. 突出了严法治国理念
  D. 忽视了社会伦理风俗
  【答案】A
  【解析】材料既体现了法家思想又体现了儒家思想,属于儒法并用思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社会等级限制是不会消除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不仅体现了严法治国也体现了伦理风俗,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强调了社会伦理风俗,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9. 下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98 29 23 938
  A. 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B. 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方
  C. 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
  D. 唐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答案】C
  【解析】中唐后灌溉工程数量锐减证明了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仍然在北方而非长江流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时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江南农业也尚未超过北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B.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 中央集权促使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答案】D
  【解析】监察区属于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监察区转为行政区说明了中央集权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强而非越来越弱,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 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对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 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 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