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2800字。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高考考纲:王安石变法
课程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及原因 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历史作用。
2)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探究北宋中期的“三冗”“两积”问题,青苗法、募役法的争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之根本,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1.重点:(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难点:青苗法 、募役法等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认识
【导入新课】
赏诗读史悟情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创作背景:作者写于1068年受宋神宗重用初次拜相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讲授新课】
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播放幻灯片 1、“三冗”的形成 2、北宋官员人数变化图 3、北宋军队人数变化图 4、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幻灯片内容,认真阅读34、35页内容,思考什么措施导致什么现象形成什么局面?
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补充。
(1)形成积贫:
①增设官僚机构:分化事权,防止文武官员专权。“恩萌收官”科举制的改革——(冗官)
②扩充军队:募兵、养兵的弊端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积贫局面(冗兵)
③养兵养官战争赔款:伴随着冗兵、冗官而来的是国用大增,每年还要给辽、西夏大量的银绢。(冗费)
(2)形成积弱: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分化事权措施和军事加强,“三冗”出现是导致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
①分散军权:军队战斗力弱
②集中行政权:官员众多,行政效率低下
③集中财政权
想一想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状况,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
二、措施
(一)、富国(理财措施):
1、青苗法。
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内容,分析影响。
(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 20%的利息。
(2)作用:
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