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一(福建)强化训练过关检测试卷(1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1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21 6:51: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过关检测打包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一 梭伦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八 明治维新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二 商鞅变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九 戊戌变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一 梭伦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八 明治维新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二 商鞅变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x
  专题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维新不是由于社会的内在成熟而引起的革命,而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立足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一位被恢复权力的年轻天皇的诏书被用来加强服装、发型的变化以及法律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新学校制度的创立,西方音乐、文学和会计的采用,以及新银行、新工厂的建立,与一支近代军队、一部宪法和一个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同时并进,都是革命的目的。
  ——摘编自[美]弗兰克·吉布尼《明治:一次文化革命》
  (1)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的特点。(8分)
  (2)日本明治维新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俄国1861年改革某种程度上则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内在成熟而引起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2分)
  参考答案:(1)特点:外部因素引起;以天皇为旗帜,排除阻碍改革的势力;文明开化,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等。
  (2)日本:受到西方侵略,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危机加剧;克里米亚战败暴露俄国的落后;农奴起义;出现要求变革的呼声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长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长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子),须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明治政府《关于学制的被仰出书》(1872年)
  材料二 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博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
  ——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
  (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教育理念根据材料一信息“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归纳;第二小问背景从明治维新的措施以及传统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信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归纳为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第二小问评价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归纳。
  参考答案:(1)理念:学问是立身之本;学习实用之学;教育(机会)平等。
  背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殖产兴业(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传统思想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
  (2)不同:强调服从天皇,培养“忠良臣民”。
  评价: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近代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维护天皇权威及其专制统治服务。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政府刚成立时,参与维新的功臣——多是些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充满对欧美社会的美好憧憬,决心把西方的一切——从物质到精神到规范制度统统搬进日本……正如伊藤博文在启程之初草拟《奉命使节要点》中所写:要把“超越我东洋”的“欧美专题二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1.春秋战国时期,是各国割据混战、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各国纷纷推行改革的年代,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实践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揭示了商鞅变法得以推行和成功的原因,请结合材料信息加以归纳。(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及作用。(12分)
  参考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这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南门徙木”的故事,反映了商鞅果敢守信,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改革前商鞅与保守派官僚的论战也为改革统一了思想,并坚定了统治者变法的决心。
  (2)措施及作用:①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③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
  ——《汉书》
  材料二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1)依据材料一,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8分)
  (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12分)
  参考答案:(1)遗弃礼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引发人民起义。
  (2)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转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媾和、制定法律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子女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子女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希腊与古代中国在政治方面的主要不同特点。(10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一项措施对中国的影响最深远?它对当时的秦国有什么作用?(10分)
  参考答案:(1)希腊:实行共和政体,建立了民主政治。
  古代中国:王权不断加强,逐渐发展为君主集权统治。
  (2)废分封,实行县制。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秦国加强了中央集权专题九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12分)
  (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8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相似之处: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
  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2.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贡献或不在政治方面,而在文化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新运动期间,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确的认识: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戊戌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国人自办的女校——经正女学堂,出现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从1895—1898年,出现各类新报刊约60种,多由国人自办,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务报》,销量逾万,“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等)和开设西学的书院(如两湖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短时间里纷纷兴起的学会,则兼有学术与政治两重意义。它不但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各依其不同的具体宗旨,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维新人士的教育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主要政治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并分析其作用。(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得出全民教育;第二小问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归纳两则材料内容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内容,从宣传思想、培育革命力量、启发民智等角度总结作用。
  参考答案:(1)观念:全民教育。
  背景:中国面临瓜分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举措:兴学堂;办报刊;立学会。
  作用:制造舆论,宣传维新思想;孕育民主革命力量;启发民智,扩大政治参与。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8年,明治政府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政策。1870年工部省成立,成为推行“殖产兴业”政策的中心。为了贯彻执行“殖产兴业”的方针,扶植资本主义成长,明治政府决定大力创办国营企业,由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1880年,政府以廉价“处理”方式,将国营企业转让给大资本家。到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戊戌年)五月十六日上谕云:“农务为富国根本,极宜振兴。著各督抚督饬各该地方官,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切实兴办,不得空言搪塞。”
  七月初五日谕云:“训农通商,为立国大端,前经叠谕各省整顿农务、工务、商务,以冀开辟利源,各处办理如何,现尚未据奏报。……著即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
  七月十三日谕云:“现在讲求商务,业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并谕令……先就上海、汉口试办商务局,拟定办法奏闻,现尚未据奏到。商会即商务之一端,著刘坤一等归案迅速妥筹具奏。”
  ——摘编自(清)宋玉卿《戊壬录》
  (1)依据材料一,概述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步骤。(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兴办实业的内容方面有何不同?综合以上材料,从策略的角度说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2分)
  解析:第(1)问结合日本殖产兴业的措施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其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重视农业的发展;第二小问对比中日两国政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