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ppt49(6份)
- 资源简介: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二第15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29张ppt)+教案+学案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doc
道辉课件视频 1929-1933经济危机.flv
道辉课件视频 1929-1933经济危机.wmv
第15课 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自动保存的).doc
第15课 罗斯福新政.ppt
第15课罗斯福新政---活页笔记.doc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的历程第三单元15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两次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概况。而本课主要讲了1929-1933年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借鉴,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二目主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史实,依此作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第三目主要讲述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和影响。第四目讲述了凯恩斯主义,但课标未做要求,基本上作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来处理。前后内容弱化处理,突出罗斯福新政这一中心和重点。
【学情分析】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教会他们自主学习和正确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特点、影响,分析其原因;掌握罗斯福新政应对危机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运用课本史实及文字、图片资料,加深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其独立处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更能体会到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背景知识链接】
拓展一 胡佛的自由主义 胡佛是美国最后一位“标准的自由派”,是政府不应干预市场学说的最后一位捍卫者。他认为,这次萧条是欧洲经济崩溃的产物,而“不是国内弊政的结果”。因此,胡佛主张采取自然调节的政策,让危机自然而然地过去。他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经济,以保持“美国个性”。对待经济危机,他有几个赞成和不赞成,即:赞成援助大企业、大银行,不赞成援助失业工人,以免培养“懒汉”;赞成举办联邦需要的公共工程,但不是以安排失业者为目的;赞成贷款,不赞成赠款;赞成以救济款买饲料喂牲口,不赞成把救济款用来救济农民;赞成由私人和当地办一些救济活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导学案
制作:李维新 审核:滕州三中历史组
学习目标
课标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难点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背景知识链接】
拓展一 胡佛的自由主义 胡佛是美国最后一位“标准的自由派”,是政府不应干预市场学说的最后一位捍卫者。他认为,这次萧条是欧洲经济崩溃的产物,而“不是国内弊政的结果”。因此,胡佛主张采取自然调节的政策,让危机自然而然地过去。他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经济,以保持“美国个性”。对待经济危机,他有几个赞成和不赞成,即:赞成援助大企业、大银行,不赞成援助失业工人,以免培养“懒汉”;赞成举办联邦需要的公共工程,但不是以安排失业者为目的;赞成贷款,不赞成赠款;赞成以救济款买饲料喂牲口,不赞成把救济款用来救济农民;赞成由私人和当地办一些救济活动,不赞成联邦来办,以避免联邦“集权”。
拓展二 炉边谈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为了求得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缓解萧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炉边谈话节目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
拓展三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拓展四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
一、走进新政—临危受命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自主学习一】
3分钟 阅读课文P69—70第二目,思考1929年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以及影响。
问题1:概括这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表现?
问题2:这次危机有何?
问题3:这次危机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方面)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第一目所学,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