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题(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元测试.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测试.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测试.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测试.doc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doc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3.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
4.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
A.军国大计,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在内阁而于军机处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调选翰林院学士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5.以下关于明代内阁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在明初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②明宣宗后地位日益提高③是位居六部之上的中央决策机构④对皇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6.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等
B.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7.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其评价错误的是
A.是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B.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
D.“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④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0.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惑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A.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D.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2.下图是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图标,对西藏自治区成立解读正确的是
①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②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
③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
3.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4.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建立
B.人民民主原则得以体现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
5.“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6.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
……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选择题
1.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据此,可知
A.美国民主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精英阶层的特权受到制约
C.公民基本权利没有受到保障
D.“天赋人权”思想没有实现
2.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B.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C.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D.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3.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专权倾向,而当时有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他的改革得到新议会的大力支持,庇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这一现象表明
A.英国责任内阁体制出现
B.行政制衡立法的机制形成
C.首相取代国王的元首地位
D.国王开始丧失对立法权的控制
4.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5.1867年,英国国王批准了国会提出的一项改革法案:每年缴纳地租12镑以上的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城市中一切房东和每年交房租满10镑,能缴纳济贫税并在某一选区住满一年的房客,都有选举权。该法案的通过
A.消除了英国选举制度的弊端
B.保障了真正意义上的普选权利
C.促使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
D.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权
6.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C.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D.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7.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