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2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6100字。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答案】 C
【解析】 图一、图二都不是铁农具,排除A、B两项。由骨制到石制再到铁制,说明了生产工具的改变,选C项。
2.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不能体现农民“衣食无忧。”
3.山东是产粮大省。远古时代时山东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A.小麦和水稻
B.小麦和粟
C.玉米和水稻
D.玉米和甘薯
【答案】 B
【解析】 实际上是考查远古时代时北方的农作物种植情况。
4.“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生产方式属于( )
A.劳动者集体劳动
B.小农经济
C.封建庄园经济
D.个体农业经济
【答案】 A
【解析】 “同养公田”等信息反映出A项正确。
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同绡,音xiāo,义“生丝”),此其分事也”。这种生产方式形成于( )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男耕女织”式的生产方式,它形成于春秋时期。
6.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答案】 B
【解析】 商朝时期的农耕技术是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技术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7.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这些言语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注意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的优良传统。
8.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 )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答案】 D
【解析】 注意图中信息“废井田、开阡陌”,这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变化,D项符合这一本质。A项是生产力,B项是表面现象,C项错误。
9.下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答案】 B
【解析】 殷墟是商代的文物,“众人协田”体现的是集体耕作,小农经济出现在春秋时期。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