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10520字。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本课属于选修一课标要求的改革中的第三个改革,本课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前后呼应,都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进行的改革。不同的是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迁与进步,因此要注意其与其他改革的共性与个性。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上(东汉末年国家分裂、民族融合的大时代)起下(隋的统一和唐代的繁荣)的过渡衔接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抛弃狭隘的民族观念,顺应历史潮流,从而稳定北魏统治,为隋朝的重新统一打下基础,而北魏创立的一些制度也为后世所沿用,如均田制。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创新的时代,更应该提倡北魏孝文帝元宏开拓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功也说明了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如今我国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本课也提醒我们搞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这说明了孝文帝改革的现实意义。
课标领会:
1、通过对本课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知道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展示文字、图片等丰富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明确改革的内容,以及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等历史事件的意义,注意突出重点与难点。
3、引领学生分析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历史意义等,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以及改革成功的原因。可以在对比分析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改革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本课分析】
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孝文帝改革在鲜卑拓拔部的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课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背景(第一目“北魏统一北方”)、改革的经过(第二目“均田制和三长制”、第三目“整顿吏治”、第四目“迁都洛阳”、第五目“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的影响(第六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探究社会改革的原因;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各项措施;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