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710字。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及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理解: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教学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课件2—5)
1、历史背景
【探究】引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第78页的导言和正文,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响;
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