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7
- 资源简介:
约7380字。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教案
一、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及依据的说明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本课以“图片导学——创设情境——探究学习——归纳升华——发散思考”为主要的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抗战期间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全民族抗日战争>这两个目的内容有时间、空间的直接联系,因此,拟将这两目整合为一个目进行教学,这样本课将是三个目的学习。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抗日战争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体验历史、主动探究历史和深入感悟历史的能力。
本课设计以历史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历史。同时,给学生留下探究和思考空间,以促使学生继续进行课后的探究扩展。
本课拟用一课时进行教学,要求了解日军大局侵华的原因、日军的暴行;简述抗日战争初期社会各基层的反抗斗争;掌握全民族抗战时“一条主线、两个战场、三个阶段”;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艰苦绝伦的反侵略斗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内容既在本专题中呼应了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又为下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起了奠基作用,同时显示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玉林地区的高一学生,刚经历过中考,在初中阶段,《抗日战争》是重要的考核内容,初中阶段关于抗日战争的课标要求已经比较全面地囊括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史实信息和基础,但对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对历史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还有待于指导和帮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需要培养,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和知识容量。
三、 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的第三课,主要讲述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暴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四方面内容,内容较多,时间穿插稍为混乱。高中新课程课标内容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本课拟整合为三个目。第一个目为“日军铁蹄下的中国黎民”,讲述日军侵华原因及其暴行;第二个目为“众志成城——从抗日救亡到全民族抗战”,分点讲述抗日战争初期关内外爱国力量的局部抗战;重点讲述全民族抗战中“一条主线,两个战场,三个阶段”具体内容;第三个目为“伟大的胜利”,讲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各方面的努力和抗战胜利的意义。对于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地位和贡献和当今中国和日本的关系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