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2300字。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清朝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兴中会、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军事起义与武汉成为革命首发地,武昌起义的史实;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了解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客观评价辛亥革命;正确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通过学习孙中山个人屡败屡战的精神,从而接受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认识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预习检测
一、武昌起义
1.背景:(1)《① 》签订后,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同时,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2)清政府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阵地。(4)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②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其政治纲领是“③ ”。(5)同盟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6)1911年四川等地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概况:1911年10月10日开始起义,主力为④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利;确立了⑤ 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⑥ 。这是中国历史上⑦ 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2.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和⑧ 的妥协退让,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3.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⑨ 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⑩ 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简答
1.武昌起义是孙中山领导的吗?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吗?
重难点探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