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理解: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涵盖古今中外、主客偶必、政经思文等多种因素,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南京临时政府,从人员构成、政体设置、纪元与国旗、宪法等都彰显其真正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3)运用: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对辛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通过举行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培养学生搜集史料和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开展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赛,教师提供思路,学生自己操作,在辩论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辛亥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第2课辛亥革命(第1课时)
1.下图是1912年3月英国伦敦画报上刊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中国人不仅剪掉了辫子,而且还戴上法国大革命时期象征自由的“自由帽”。由此漫画可知
A.中国民众获得了民主与自由
B.清政府被迫顺应了民主潮流
C.辛亥革命得到了西方的支持
D.中国民主革命引起了英国人的关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片中可以得出信息“1912年3月”“英国伦敦”“剪掉了辫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辛亥革命引起了当时英国人的注意,1912年2月清政府灭亡;AC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2.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新政
B. 民国、孙文、共和、三权分立
C. 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 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答案】B
【解析】
二辛亥革命(第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与临时约法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分析: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基础自测】见练习册
【课堂导学】
一、兴起:
(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
民主革命思想家和革命家: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时间——年地点:性质:
(3)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同盟会:时间——年地点: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
意义:标志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有了统一政党领导;有了一个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公认的革命领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