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教案7
- 资源简介:
约2160字。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导学质疑,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利用中日钓鱼岛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唯物史观,客观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学]
前段时间,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的“购岛”闹剧,引起了广大中国人的严重不满。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只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战败,于1985年和台湾岛等一起为日本所窃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此有关的内容。
[自学与探究]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内容。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进行巡视,关注学生自学情况。对学生怠惰的予以惊醒,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予以指导、点拨,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1、阅读教材P¬¬¬16¬第一段,找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和战争名称的由来。
原因:日本迅速崛起,对外侵略扩张,预备征朝侵华,妄图称霸世界。
名称由来:因1894是旧历甲午年,所以这年发生在中日间的战争就叫甲午中日战争。
2、归纳总结黄海大战的时间、将领英勇事迹、我们应学习邓世昌的精神。
时间:1894年9月
将领及其事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力战日军,在弹尽舰危的情况下,欲与日舰共沉,最终与全舰将士壮烈牺牲。
学习精神:学习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结合课本插图说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暴行。
日军攻占辽东后,在旅顺,疯狂屠杀当地居民近两万人,并焚尸毁灭罪行,欺骗世人。
4、威海卫战役的结果,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日代表、时间、条约内容、影响。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