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8
- 资源简介:
约2260字。
第三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其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论构架。
(2)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
(3)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学习“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形成和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材料等活动,获得历史知识,得到能力锻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一国两制”是我国党和政府根据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外形式的重大变化而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2)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能收回港澳的决定因素,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3)认识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增强早日和平统一台湾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香港回归,台湾问题的现状。
2.难点:理解“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海峡两岸关系的未来展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网上流传一副帖子:“台湾,香港、澳门已回家了,妈妈等你回来吃饭”。其中蕴含什么思想感情?台湾,香港、澳门不在家是怎么回事?香港、澳门是如何实现回家的?台湾问题如何解决?
一、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香港问题由来
请学生归纳英国占领香港问题的三个步骤。
2.澳门问题由来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887年,签订《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取得澳门殖民权。
3.台湾问题由来
思考:台湾在历史上有哪两次分离与回归?第三次分离又是怎样造成的?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音频:《七子之歌》,让学生体会港澳台人民实现回归的愿望。
国家分裂、骨肉分离,如此美丽的香港、澳门还有宝岛台湾与祖国母亲相分离,是全体中华儿女都不忍心看见的!那么为了早日解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政策?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1、过程: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方针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台湾设特别行政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内涵:
一个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前提)
一国两制
两种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核心)
(引导学生逐步得出上述认识:思考什么是“一国两制”?两句话分别有什么地位)
思考:比较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有何异同,加深对内涵的理解。
同:中央政府下辖的行政区域,拥有一定自治权
异:社会制度:民族自治区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区域:民族自治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行政区只限港澳台
自治程度:民族自治区有一定自治,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特别台湾还可拥有军队。
提醒学生注意,“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而最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成功运用。
三、回归之路——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一)香港回归
环节一:结合邓小平与撒切尔会谈,介绍背景:撒切尔挟马岛之战余威前来中国,目的不言而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