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30 15:58:4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资源提供: ggggff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300字。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问题探究】
  1、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哪些演变?原因是什么?
  物质生活方面: 
  ①环境——大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发生变化;
  ②服饰——断发易服;
  ③饮食——西式餐饮出现并逐步为老百姓接受;
  ④居住——西式住宅不断增加
  社会风俗方面:
  ① 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② 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③ 社交礼仪——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
  ④ 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原因: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②历届政府的影响③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2、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哪些演变?原因是什么?
  物质生活:
  ①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统购统销,稳定了物价。
  ②改革开放以来:
  “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
  “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
  “住”——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1995年“安居工程”实施
  社会习俗方面:
  ① 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② 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③ 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
  ④ 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休闲方式多样化;并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新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②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③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稳定物价政策)
  ④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⑤实行了改革开发政策
  课堂大检查1
  一、选择题:
  1.下列城市中,哪一个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生活变化最大的 (    )
  A.济南          B.上海          C.广州           D.厦门
  2.(原创)请看下图,这是辛亥革命以后街头剪辫子的情景,从这图反映的问题是 (    )                                               
  ① 民主革命思潮深入人心
  ②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③向封建势力的挑战
  ④中国人爱追潮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有关“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   
  B.“去辫”首先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
  C.二者同时被取消
  D.放足受外国传教会极力宣传的影响
  4.(原创)一女子于1925年去广州找工作,她不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
  A.男人穿中山装                     B.街上的人打招呼称“老爷”
  C.看到很多西式住宅                 D.有照相馆照相
  5.新中国成立后,在风俗习惯方面,取缔的社会丑恶现象或陋习有(   )
  ①见到官员要下跪叩头 ②贩毒吸毒 ③聚众赌博 ④反动会道门 ⑤卖淫嫖娼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原创)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句,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    )
  A.中山装           B.古装       C.军服         D.西装
  7.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生活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  )
  A.1953—1957年           B.1949—1952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8.(原创)党和人民政府实行下图所示工程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B.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C.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D.餐饮业迅速发展
  9.(原创)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着装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说明了(    )
  ①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与世界接轨,融入国际潮流
  ③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④服装业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0.(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之输入品。夜间取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或铜锡制者。有婚丧事,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灯檠遂归淘汰。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有用高丽布者已为特殊,其布仿于高丽,质厚耐久。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箱箧之类,乡间盛行板箱,中上人家则用皮制者,嫁妆内所备多用硃漆,余则用广漆;光宣之间,西式提箱仿造于沪地,于是旅客多购用之。
  ──选自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回答:
  ①从材料中,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
  ②从材料中分析人们生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大检查2
  一、选择题:
  11.下列各项不是影响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因素的是(    )
  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B.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C.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渐瓦解        D.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的倡导
  12.(原创)观察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