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3
- 资源简介:
- 约8360字。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 “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1.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比较。
2.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问题探究 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春天的信息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 “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情景再现
影视赏析 历史比较
春天的硕果 “双百”方针的贯彻: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之争、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
“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繁荣科学文艺工作的“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方针的提出过程、内涵;方针的贯彻情况和成果;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又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由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较丰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并采取多种形式,如讨论、辩论、文艺作品赏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双百”方针的理解。
本课引言是由一幅照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内容构成,突出表现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双百”方针的提出给科学和文艺领域带来的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的景象。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问题二、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双百”方针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抛弃苏联错误的东西,走出自己的建设道路来,这是《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