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30字。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案
湖南省津市市第一中学 江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开放的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与时俱进。
二、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三、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对外开放 势在必行(探讨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开拓创新 硕果累累(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循序渐进 继往开来(对外开放的体系和特点)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式导入
播放《经济改革30年之全集》录像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对外开放对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本课的学习热情。 进入新课讲授。
(二)新课讲授
一、对外开放 势在必行(板书)
活动一
合作探究1:从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讨论当时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学生依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邓小平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心意思: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材料二:邓小平多次谈到,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最突出的困难是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著名论断。(中心意思: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资金短缺、技术缺乏、管理落后)
二、开拓创新,硕果累累(板书)
1、经济特区的创办(板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