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19 16:18: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renheren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50字。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2、过程与方法: 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1课时)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2、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初步实行: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作用:使农民对生产和分配有了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普遍实行: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3)配套改革: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