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940字。
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第 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思考第一个问题,然后同学回答后,教师给出第二则材料和问题,不需
要学生做答,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进入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首先我们来看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村的经济恢复工作:土地改革。 在必修一政治史第 15 课中详细介绍了土地改革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土地改
革从 1927 年就开始了,但是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仍旧有很多地方依旧存在封建的土地剥削制
度。也就是说农民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但是经济上仍旧受着封建地主的压迫,如果新中 国不改变这种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就无从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就得不到真正的解放。于 是新中国在 1950 年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实行全面的土地改革。 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这第一幅是《土地改革法》传达到广大农民耳朵中时的场景,第 二幅是农民们在丈量分给农民们土地的情景,第三幅是一个以前的无地的雇农分到土地时 的场景。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材料,回答我一个问题。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没有,还是土地私有制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正确,请坐。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把封建剥削者手里的土地转移到农 民的手中,这就是说,原来属于封建剥削者私人所有的土地现在分给了农民,成为了农民 私人所有的土地了。土地所有制并没有发生变化,仍旧是土地私有制。
教师过渡:拥有自己的土地是中国农民长期以来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农民心中说不 出的欢喜,生产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大家请看表格,这是 1952 年时的我国主要产品产量 简表。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新中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可见土地改革在国民 经济恢复时期是起了促进作用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这个表格只显示出了它 的利,它的弊端我们在后面会有介绍。
教师过渡: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在城市,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 义性质的国营工业,这一工作清除了国民党四大家族的残余势力,增加了中共的威望;与 投机商展开了一场“米棉之战”,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工业原料都非常短缺,但有些投机 商却趁机囤积货物,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使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新中国的这一项工作 对于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 行“限制,利用和改造”政策,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初步的公私合营 方法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教师过渡:通过在农村和城市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到 1952 年底,工农业生产都超过了 历史最高水平,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在这些工 作展开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也得到了巩固,这样不仅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 了物质条件,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氛围。于是,1953 年,新中国便开始实行 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面让我们来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学习。
教师引导:首先请同学们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三项,让我们先来看第一 项,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过下面这两则材料以后给我答案。
同学回答,教师总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