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6
- 资源简介:
约5600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把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以及各国摆脱危机采取的办法及带来的影响。
●把握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原因、内容、实质及影响。
●把握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占据主导地位及衰落的原因;凯恩斯主义及影响、被取代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运用生产力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培养运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结合凯恩斯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指导作用,培养透过事物的现象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个人事迹的简要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罗斯福的奋斗精神,激励学生刻苦奋斗。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认识到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起的重要调节作用,对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启示。
●通过学习凯恩斯主义,理解重要的经济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教材中已有初步的认识,但限于初中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分析、理解、比较、综合能力较薄弱,初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低,而本课在高中课程中尤其是必修二经济史里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必修二的学习中,对学生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要求学生学会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比较、综合了解历史事件,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规律,并从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
高二的文科班学生虽然已经经历了一年的历史课堂学习,虽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但经济学的内容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适当解释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同时,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还带有死记硬背的错误认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通过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从实践和理论上印证了政府干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教学设计
活动1: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演示图片:《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请问为什么图片上来往穿梭于华尔街的人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教师介绍:1929年10月24日被称作“黑色星期四”,这天,美国的股票市场崩溃,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几乎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这天的交易结束后,已经有11位著名的金融家自杀。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入课堂学习。
【课前拓展】阐明定义:经济危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具有一定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每隔若干年就会爆发。
教师提问学生:20世纪20年代,是什么因素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设计意图:温故知新,让学生纵向联系,形成知识脉络】
活动二: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合作探究(小组课堂讨论问题并进行引导)】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爆发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展示PPT)
材料一: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