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8届高二下期最后一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62题,约12340字。
2018届高二下期最后一练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答题卡 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 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2.古公亶父有3个嫡子,但他看中了第三子季历之子姬昌的德行,欲传位给季历,以便将来能顺利传位给姬昌(即后来的 周文王),但长幼有序的惯例让古公亶父为难。长子泰伯读懂了其父心意,就带着他的二弟仲雍出逃到东方蛮夷之地,让位给三弟季历。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方式得到认同 B.墨家选贤任能思想的影响
C.周礼文化辐射到长江流域 D.宗法制的基本原则遭破坏
3.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变迁的根源是
A.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4.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并称四大学派,但是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 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
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6.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刺史制的建立
C.郡县制的推行 D.科举制的确立
7.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
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推行中外朝制度
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
8.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9.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