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pt7
- 资源简介: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教案+学案+课时作业)(打包4套)人民版必修3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 人民版必修3.doc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案 人民版必修3.doc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教材分析]
本课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将它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并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相结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在经历了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后,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它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学习要联系模块I和 II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课后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史论结合。联系模块I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了解和分析,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在纷繁的新思潮中脱颖而出的历程及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71年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实践,但是巴黎公社只能是 无产阶级的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 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呢?
• 【本课线索】:
• 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
• 2、正式传播------十月革命之后
……
第3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标要求]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初步认识
(1)1902年,梁启超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1906年,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2.系统介绍
(1)背景
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主要内容
①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②1919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③李大钊还在北京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深层点拨]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学习欧美资本主义转向学习苏俄社会主义,因此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1)时间:1920年初。
(2)结果:以工读互助团等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失败,让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2.问题与主义之争——三次论战
(1)1919年,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与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2)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3)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激烈的交锋。经过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
(1)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2)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