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10
- 资源简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课件+检测(4份打包)
【课件设计】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
【教学设计】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oc
【评测练习】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oc
春天的故事.mp3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事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识记经济特区的概念及其设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世贸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理解对外开放的原因、设立四个特区的原因、对外开放的特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比较、归纳、概括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入世”的历程,深刻感受我国“入世”的影响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教材分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之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30年来,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这段历史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本课分两目内容,阐述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第一目“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讲述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过程。第二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讲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和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2、 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
……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福建和广东设立特区的条件
A.是革命老区 B.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C.物产丰富,人均产值高 D.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2.经济特区的特殊主要在于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 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权力大于其它省区
3.深圳在改革开放前是一个渔村,1999年深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4300美元.这主要是因为:
A.深圳的交通条件便利 B.深圳的资源丰富
C.深圳率先开放,政策优惠 D.深圳华侨众多
4.下列城市中不属于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大连,秦皇岛 B.天津广州 C.烟台,青岛 D.上海,厦门
5.“引进来”的战略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解决了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 B.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技术
C.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D.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6.中国成为世界大家庭一员的时间是:
A.1997年10月 B.2000年11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0月
7.中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