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ppt27
- 资源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 课件(40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5份打包)
1945重庆谈判的背后之边打边谈 130319_标清_clip(1)_baofeng.wmv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doc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ppt
渡江战役合并文件_baofeng.wmv
人民解放军军歌.mp3
姓名 葛美君 单位 荣成二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解放战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 了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过程(包括争取和平民主斗争阶段和内战爆发阶段)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解 放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终结,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同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从此新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2、教材内容的整合与讲授:
本课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中共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二、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由于本课记忆的知识比较多,要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因此在战役的讲解上以学生讲授,教师补充为主,以帮助学生的主观认识。
3、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通过矛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得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
4、难点及解决措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并得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二、学生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
通过教师主观分析,得知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解放战争的史实,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关键是注重对结果的归纳和总结,形成本节主要内容的认知发展线。
2.学生认知障碍点: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意义和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难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课程标准解读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知识点。
(2)通过重庆谈判、北平谈判的学习,教会学生领悟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尤其是政治策略问题。感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屈辱的终结,是伟大中华复兴的开始。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资料搜集
设置预习学案、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熟悉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争取和平民主斗争时期、内战爆发时期的斗争状况及特点,并记录有疑问的内容。同时在通过网络和书籍,了解相关战役的资料,丰富本课的基本内容。
(2)创设历史情境,生动历史教学
本课知识相对枯燥,学生兴趣不是非常浓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共识。通过利用图片、歌曲等作为本节课的情境导入,并节选相关材料,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的内容,作为贯穿教材始终的基本线索。
(3)突出重点,问题驱动
问题是激活课堂、生发学生思维的 “火种”,“问题驱动”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通过“问题解决”的生生、师生互动,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使课堂成为自主的课堂、合作的 课堂、探究的课堂和创新的课堂。比如,设置探究问题,重点解决重庆谈判、战略反攻、三大战役、西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问题等等。
(4)引导讨论法
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近代史上各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进行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图解历史教学法
本节课知识内容生涩,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挖掘隐性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与深化,使学生对各个战役的过程、作战方向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史实的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采取策略和方针得到了人民的真正的拥护。
(2)从原因上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从史学的角度理解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必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