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 资源简介:
约6130字。
第七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探究区课前自学课堂互动
【主干知识】
一、孙中山和中国同盟会
1.同盟会的建立
(1)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
(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作用: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前期活动: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在各地发动一系列起义,促成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解读与点拨]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为此后民主革命有了统一政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领袖。
[深化探究1]
材料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三幅漫画
图一 图二 图三
问题: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些现象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何关系?
二、武昌起义
1.条件
(1)思想条件: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组织条件:革命党人建立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工作。
(3)力量准备:革命党人发动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革命力量,武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摇篮。
2.过程:1911年10月10日发动起义,经过一夜激战,占领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3.革命发展: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地纷纷起义响应,南方13个省及最大城市上海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解读与点拨]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解读:从主图中我们可以找到武昌起义的地点以及武昌起义以后宣布建立革命军政府的省份或地区,从而对全国的革命形势做出判断,武昌起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